文化核城| 遇“建”家的美
發布時間:2023-03-09 文章來源: 文圖提供:阿依夏木
核城,有太多故事值得講述
有太多記憶值得銘記
有太多的情感值得抒懷
核城,歷經六十余載
積淀了濃厚的文化底蘊
經過歲月的洗禮
核城文化,歷久彌新
綿延不絕
光陰荏苒,歲月如歌。
伴隨共和國成長的腳步,地處戈壁深處的核城,已匆匆走過六十多個春秋,驀然回首,往事如煙,當年父輩們拓荒的足跡,走進了共和國的史冊,自豪地繪就艱苦創業、為國鑄劍的輝煌畫卷,如今闊步邁進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。
核城之魂——文化產業大提升
核城與祖國共奮進,走向新時代的核城,發生了歷史性的巨變,煥發出勃勃生機,正踔厲奮發,篤行不怠,全方位融入國家發展的大局之中,并以前所未有的嶄新姿態保持初心,昂首邁向更加幸福美好的未來。
從雄壯激昂的司歌誕生,到“核城故事”“核城往事”“我的核城”三部曲,從核城英雄塔下,高亢嘹亮的愛國歌曲,展覽館內,再現前輩艱辛跋涉的歷史圖片;還有鏗鏘豪邁的《核城賦》,震撼人心的《激情的歲月》紀實影片,無不體現出核城文化的感召力和深遠影響力。
核城文化凝心聚力,彰顯強大旺盛的持久生命力,成為核城對外展示自我的靚麗名片,增強了職工對企業的強烈認同感和歸屬感。
正是有了核城文化的引領,一年一度的職工技能運動會競賽激烈,比學趕超的氛圍蔚然成風,職工的業務技能素質明顯提升,涌現出張換彬、劉金生、王多明、李文強等一批大國工匠,這一個個自信驕人的成就,傳承自強不息的精神火焰,為公司高質量發展助力護航。
核城之?!顥l件大改善
常言道:倉廩足而知禮節,安居才能更好的樂業。核城趕上了國家發展的好時機,職工從居住數十年的荒涼戈壁灘,整體搬遷到嘉峪關,生活越來越好。隨著居住條件的大幅改善,人們的衣食住行和消費觀念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住進了更寬敞明亮的新居,生活小區環境優美,健身設施齊全,就近有品種豐富的超市、菜市場,退休老人每天早晚歡快跳起廣場舞,由衷感恩黨的惠民好政策,湖邊漫步,外出旅游,成為人們盡情享受休閑的新時尚。
近年來公司生產區也發生了可喜變化,道路更加寬闊,綠樹環繞,兩旁路燈將夜晚裝點得璀璨明亮、流光溢彩,昔日風沙彌漫的戈壁荒灘,已變成綠意盎然、湖光清澈、環境優美的宜居新家園。
隨著生活條件的優化改善,職工幸福指數大幅提升,有力增強了職工獲得感、安全感,種得梧桐樹,引得鳳凰來,公司每年吸引天南海北的人才加入,輸入了新鮮血液,為企業未來發展增添強勁動力。核城志愿者,逆風而行,頑強堅守,無怨無悔,甘于奉獻,為核城增光添彩。
核城之星——黨建引領大變革
走向新時代的核城,繼續秉承“祖國需要”的光榮使命,擔當實干。核城人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,自覺傳承“強核報國、創新奉獻”的新時代核工業精神和中國核城優良傳統,黨旗引領,迎難而上,只爭朝夕,不負韶華,立志為國家興盛和民族復興再建新功。
每一名黨員就是一面高揚的旗幟,在急難險重的危機面前,沖鋒向前,勇于擔當,全力奮戰在科研生產攻關第一線,作表率,當先鋒,黨員搶險突擊隊、黨員先鋒崗應運而生,哪里最艱險,哪里就有黨員奮力前行的身影,他們的衣服已經汗漬涔涔,嗓音已經沙啞,步履卻依然矯健有力,用實際行動感染身邊的職工。
一個個工程的推動,一項項難題的攻克,無不凝聚著黨員模范帶頭和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,穿越茫茫戈壁,一次次任務的完成,編織著奮斗者的贊歌。
風塵散盡,雨后彩虹,當雜亂變成有序,當整潔填平溝渠,當新廠房悄然崛起,核城每天新變化創造亮麗新高度,預示她更加光明的前景和美好未來,那些熬紅的雙眼,黝黑疲倦的臉頰,銘刻著中核人青春無悔、自信滿懷的烙印。
中國核城,薪火相傳。英雄來自人民,偉大出自平凡,正是有這樣一群愛國敬業、銳意進取、默默拼搏奉獻的人,弘揚老一輩創業者的奉獻精神,核城的明天更加美麗,新一代核城人定會書寫出無愧于時代、無愧于先輩的人生樂章。(臧紅淦)